本報記者 林 劍
今年初開賽的十五運會群眾比賽,結合“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把賽事活動辦到景區、街區和商圈,辦在群眾身邊,讓全運熱帶動文旅熱、經濟熱。
十五運會首枚群眾比賽金牌產生于定向項目。為了辦好本次比賽,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會同廣東茂名精心設計,確保比賽安全圓滿精彩完成的同時,充分彰顯東道主的城市風貌,進一步擦亮茂名“中國荔枝之鄉”的品牌。在為期4天的比賽中,356名運動員共赴山海田園之約,在詩畫般的荔枝林海中,穿越千年荔園,感受鄉村振興與體育精神的深情對話。在山海交融的生態畫卷間,選手們奔跑在紅樹林與濱海濕地的天然氧吧,體驗自然與競技的和諧共生。穿行古今交織的活力新城,在現代都市與非遺村落中完成智慧與體能的雙重挑戰。
更讓人欣喜的是,以本次比賽為契機,總局航管中心與茂名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中國定向之城”,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
輪滑項目預賽在上海南京路舉行。來自全國25個省區市的200多名領隊、教練和運動員齊聚“中華第一街”,爭奪決賽名額,為觀眾帶來一場輪滑競技盛宴。比賽現場,選手們在鋪設了競賽專用彩色地板的賽道上盡情角逐,展現了自由式輪滑的魅力與風采,吸引了大量群眾觀看。據了解,從2005年起,黃浦區連續在外灘舉辦上海國際自由式輪滑公開賽,并于2009年和2023年將該項賽事升級為世界自由式輪滑錦標賽。2024年引入國際輪滑馬拉松巡回賽,構建了亞洲首創的“輪滑+路跑”融合馬拉松的賽事形式。與此同時,黃浦區充分發揮“文化底蘊深厚、商業資源集聚、國際要素齊備”的復合優勢,深度整合賽事與城市地標及核心商圈資源,南京東路世紀廣場作為本次預賽的主會場,不僅見證了輪滑健兒的精彩表現,還成為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文體商旅展融合發展的新亮點。
足球七人制男子甲組預賽在北京冬奧遺產張家口冬奧村足球場進行。來自各地的19支球隊不但為了決賽資格全力拼搏,還實地感受了北京冬奧會的氛圍。北京冬奧會后,張家口系統謀劃推進后冬奧經濟發展,努力讓冬奧場館利用活起來、冰雪產業發展強起來、體育文化旅游火起來,把冬奧熱度保持下去。每到夏季,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三場一村”便會開展消夏歡樂季。經過改造后的“雪如意”除了滿足專業比賽需求外,逐漸向服務大眾轉變。頂端集會議及星級餐廳功能于一體;中間部分區域改造成攀巖等項目區;跳臺結束區設計成足球場,開展各類活動;負二層成為冬奧主題文化陳列展館……昔日的冬奧賽場如今開門迎客,發展成為京津冀周邊的熱門旅游目的地。
推動“體育+”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擴圍增量,讓體育成為更多地方發展的金名片和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新引擎。全運會群眾賽事“體育+”的精彩故事還在繼續……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