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兼職記者 黃璐超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立足培育文體旅游購娛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大力實施“體育三進、三助力”行動,不斷發揮體育賽事活動綜合效益,進一步促進體育與商務、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燃起社區騰騰熱氣,帶旺商圈滿滿人氣,激發景區勃勃生氣,升起鄉村濃濃煙火氣。
“體育三進”解鎖辦賽新場景
通過實施“體育三進”行動,將體育元素、賽事等從體育場館擴展至景區、街區和商圈等場所。2024年,赤峰市共開展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396項1158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120萬人次。
赤峰市加強體育設施建設,不斷豐富體育元素,在旅游景區、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廣泛開展“三大球”、冰雪運動、徒步、騎行、馬拉松、汽車摩托車、定向越野等各類賽事活動,融合消費新場景,引導體育消費新風尚。今年端午節期間,全市60家體育單項運動協會紛紛行動,舉辦羽毛球、游泳、象棋、健身操、舞龍等賽事和活動,為群眾提供難忘的假日沉浸式賽事體驗。
積極探索在社區舉辦“國球進社區”、街頭籃球、籠式足球等具有表演性、觀賞性和參與性的夜間體育賽事活動,打造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夜經濟體育消費新場景,有效開拓群眾身邊的體育空間,為社區體育提供陣地保障。
在大型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步行街等商圈舉辦三人制籃球、街舞、搏擊、五人制足球等小型賽事。聯合金融機構探索商圈發放“體育消費券”“全民健身惠民卡”等形式的促消費活動,全方位增強體育對旅游、餐飲、住宿、購物、康養等業態的拉動作用,打造集聚人氣的潮流運動地和體育消費新商圈,實現“一日參賽多日停留,一人參賽多人消費”。
“體育三助力”激發新活力
赤峰市大力實施“體育三助力”行動,推動體育助力教育、助力企業、助力鄉村振興,通過體育力量助力教育提質、企業繁榮和鄉村振興,釋放體育在經濟社會多領域的綜合價值,搭建輻射城鄉的群眾體育交流平臺。
為夯實青少年體育發展基礎,赤峰市探索開展青少年體質健康干預試點工作和社會體育指導員進校園工作,對青少年體質健康進行干預和指導,在降低超重肥胖率、改善身體姿態和近視防控等方面發揮作用。豐富體育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2024年赤峰市共舉辦國家、自治區和市級青少年訓練營12項,參與青少年運動員超2000人,進一步擴大校內和校際比賽覆蓋面、參與度,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
體育賽事可以幫助人強身健體,也能促進社會組織與群眾之間的交流。赤峰市將體育文化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通過提供科學體質測試、科學健身講座、運動干預課程等“體醫養”融合配送服務,全面提高企業職工和廣大群眾的健康水平和工作熱情。積極引導各級各類體育協會、體育社會組織、體育俱樂部各顯其能,廣泛參與賽事舉辦、場館運營、健身指導、宣傳引導等體育事業各環節,不斷擴大赤峰體育“朋友圈”。
推進實施“一村一響、村村響起來、村村動起來”全民健身綜合工程,加大鄉村“適老化”“適農化”體育設施改造。2024年支持12個旗縣區運動場地建設、體育場館改造升級等體育事業建設項目93個,扶持10個旗縣區全民健身體育館建設等項目25個,確保鄉村有健身場地、有健身組織、有賽事活動、有健身指導。同時,廣泛宣傳普及科學健身知識,補齊鄉村體育發展短板。“民BA”、體育村晚、農牧民運動會等富有農趣農味的農牧民體育賽事活動熱動鄉村,寧城縣紫蒙湖國際龍舟公開賽、敖漢旗國際越野摩托車全地形UTV場地交流賽、喀喇沁旗美林谷半程馬拉松等品牌賽事先后出圈,每年帶動外地參賽游客超20萬人次。
今年,赤峰市體育局將致力促消費、提質效,切實發揮各類體育賽事、群眾健身活動在體育消費中的帶動作用,計劃首批命名“體育三進、三助力”行動示范單位93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效應,全面叫響“赤峰體育經濟”品牌,進一步拓寬全民健身覆蓋半徑,為群眾參與體育消費帶來新體驗,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