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博
“一聽到能參加全是四川老鄉的運動會,我趕緊拉著老公和孩子報名。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感覺非常有意義。”來自四川省樂山市的王彩靈在北京工作已超十年,目前從事財務工作,每年會回一兩次老家。對她來說,雖然早已融入北京的生活,但故鄉仍是深埋在心中的牽掛。
6月21日,以“川梭世界,健行未來”為主題的第七屆川籍農民工運動會(北京)在北京市地壇體育中心拉開帷幕。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服務區域的川籍農民工及隨遷5至14歲未成年子女、在京川企工作的其他省區市農民工656人參加了本次運動會。對于這次比賽,王彩靈期盼已久,“周圍全是四川話,感覺非常親切。”對于她的決定,來自北京的丈夫和即將讀小學的女兒非常支持,一家三口報名參加親子接力賽,代表老家樂山隊參賽,“比賽名次并不重要,通過這樣的活動加強與老鄉之間的交流更有意義。”王彩靈說。
本屆運動會由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指導,四川省體育局、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聯合主辦。此前六年,賽事先后在廣州、成都、天津、杭州等地舉辦,今年來到北京,作為北京四川企業商會秘書長,李雄參與了賽事籌備,“目前有約36萬名川籍農民工在北京市穩定就業,能參加這樣一個為我們量身定制的運動會,大家報名非常踴躍。”除了幫忙聯系老鄉,他還參加了羽毛球比賽,“雖然成績不怎么樣,但鍛煉效果不錯。”
“離開這家門,漂泊如星辰,心中思念像江水日夜在翻滾……”伴隨著川籍農民工運動會主題歌《健行》的唱響,來自成都、巴中、樂山、雅安、自貢、達州等21個市州的代表,逐一將從家鄉帶來的泥土緩緩倒入啟動裝置,北京四川企業商會代表李雄等將生命之水緩緩澆灌入啟動裝置,一棵“希望之樹”開始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時光長河里舒展嫩綠的胚芽。
本屆運動會保持了歷屆的設項,包括乒乓球、集體跳繩、象棋等8個大項。51歲的張強來自四川達州,1997年到京創業,目前從事酒店行業,得知報名的消息后,他非常熱心地組織達州老鄉參賽,其中不少是他公司的員工。“這次我們報名的是集體跳繩項目,平時大家忙于工作,鍛煉比較少。為了參加比賽,我專門召集大家在亮馬河附近訓練過幾次,希望能為家鄉爭光,取得好成績。”張強說。
四川有2600萬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人數的十分之一,占全國農民工省外務工人數的七分之一。為持續傳遞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川籍農民工群體的關愛,把全民健身、體育賽事送到農民工身邊。四川省體育局、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于2019年開創性地舉辦了川籍農民工運動會。這項賽事已成為廣大川籍農民工朋友同心筑夢、同臺競技的體育盛會,成為四川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的一張金色名片。
本屆運動會舉辦期間,主辦方還通過“體育+”的方式,同步舉辦主題市州推介會和四川省返鄉創業產品展銷活動,展現四川市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巴中、雅安、綿陽市梓潼縣與希達未來科技集團、中展勵德文商國際會展(成都)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康旅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了三個文體旅投資項目,達成意向性合作簽約,總金額達71億元。
6月20日,作為第七屆川籍農民工運動會配套活動之一的“蜀創優品 川行天下”四川返鄉創業產品交流活動在北京市東城區柳蔭公園舉行,30個特色展位攜百余款原生態產品亮相,為首都百姓帶來“舌尖上的四川”盛宴。冷吃兔、牦牛肉干、臘肉、豆干等美食深受大家喜愛,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線上線下銷售額超500萬元。
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川籍農民工運動會是四川在全國首創的一項自主IP賽事活動,體現了我們對川籍農民工群體的關愛。隨著賽事的不斷舉辦,我們希望以賽事為平臺,帶動四川經濟進一步發展,將四川的文旅資源、優秀產品推介出去,同時吸引優秀人才來川旅游投資,為川籍農民工返鄉創業、川商回家創造良好條件。”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