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顧 寧
“嘿!”“哈!”整齊的“嘿哈”聲響起,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兩江鎮中心小學的操場上,來自吉林體育學院武術專項的支教志愿者尚天賜,穿梭在隊伍中一邊講解一邊示范,不時蹲下輕輕扳正孩子的腿,或握住孩子的手,調整出拳姿勢。“對,就是這樣,穩?。?rdquo;得到鼓勵的孩子立刻來了精神,咬緊牙關,努力保持。
三個月前尚天賜的到來,讓這里的孩子對武術有了新的認識,并開始系統地學習。“剛來時,他們看我很新奇、很好奇,對我沒那么害怕。”尚天賜回憶道。
面對這樣的情況,尚天賜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他明白,要讓孩子們真正愛上武術,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武術的魅力。于是,他決定在課堂上對孩子們嚴格要求,“武術必須扎根扎好,不能對孩子們軟,不然他們就練不好。”他說。但在課余時間,他又化身成孩子們的好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聊天。這種“課上嚴肅,課下友好”的相處方式,讓孩子們對他又敬又愛,“他們又怕我,又想接近我,還充滿好奇。”
教學過程中,尚天賜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基礎,制訂不同教學計劃。三年級孩子練習基礎的五步拳,五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難度稍高的八極拳小架。“五步拳比較簡單,適合初學者打基礎。八極拳小架是傳統拳,稍微困難一點,但能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武術的魅力。”
為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尚天賜想出不少好辦法。他像設置游戲闖關一樣給孩子們制定小目標,“今天來一個小考試,練得好的算合格,練得不好的算不合格。”對于合格的孩子,他會給予小獎勵,比如夏天買冰棍、小零食;而對于不合格的孩子,也會有相應的“懲罰”。這種獎懲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們進步飛快。
在今年的六一運動會上,尚天賜帶著孩子們進行武術表演,這也是學校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開幕式上有武術表演。“反響特別好,孩子們也特別自豪。”尚天賜說,“當時我特別有成就感,這是我第一次組織開幕式,看到孩子們在臺上自信地表演,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在尚天賜看來,武術不僅是一種運動,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是運動里特別全面的一種,對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等方面要求很嚴格。”尚天賜說,通過三個月的學習,孩子們不僅身體得到了鍛煉,性格也發生了變化。五年級的王琪同學說:“練武術讓我變得更大方,精氣神更強了。”而尚天賜自己也收獲頗豐,“這是我第一次來小學支教,也是第一次在小學上課,對我自身也是鍛煉。”
當問到他離開后是否希望孩子們繼續堅持練拳時,尚天賜毫不猶豫地說:“當然希望,希望他們能把每天打拳變成一種習慣,強身健體。打完一套拳,如果把勁使對了,不會很累,反而會身心舒暢,這就是武術的魅力。”
尚天賜用他的專業和熱情,在鄉村小學里種下了武術的種子。他不僅教會了孩子們武術招式,還讓他們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了他們的意志品質。在這段支教經歷中,他既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伙伴。相信在未來,這些孩子會帶著對武術的熱愛,勇敢地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而尚天賜也將帶著這段難忘的經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繼續前行。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