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相關負責人回應近期“蘇超”出圈現象時說:“這一方面反映出群眾對多元化和群眾性體育賽事熱情高、需求大,也展現出我國體育賽事和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蘊含巨大潛力。”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立足職能,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在推動體育、文旅產業發展,在開展群眾性賽事活動方面,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
首先,積極拓展全民健身空間載體。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統籌規劃,一體推進群眾身邊的運動場地設施建設,盡量在人口密度大、輻射范圍廣的區域,充分挖掘利用城市“金角銀邊”等空間,科學布局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場地設施,進一步提升可及性和便利性,更好滿足群眾就近便利運動健身需求。
其次,加快推動戶外運動高質量發展。支持資源稟賦優、發展基礎好、有積極性的地方,大力發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戶外運動,力爭到2030年建設100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以點帶面完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豐富賽事活動,強化品牌培育,擴大全民健身參與,積極推動戶外運動產業發展。
最后,創新推動體育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會同有關部門將繁榮群眾性賽事活動、深化文體旅融合等納入相關規劃和政策,指導各地推動體育賽事活動與非遺民俗、旅游觀光、餐飲美食等深度融合,創新活動宣傳與推廣,提升賽事吸引力與綜合價值,努力實現“以賽興文、以賽促旅”。
2025年是《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元的目標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政策部署既回應了群眾對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也為體育產業與文旅經濟融合注入新動能。隨著戶外運動目的地網絡逐步形成,體旅融合產品日益豐富,文體旅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形成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趙 萌)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