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國華攝
本報記者 林 劍 部國華
“過去減肥靠餓,現在靠科學。”在浙江溫州甌海區梧田街道龍霞“好社區”健身中心,正在參加體重管理訓練營的陳女士展示著手機里的運動檔案。通過“醫療+運動”雙處方服務,讓全科醫生與運動教練共同為居民制定“膳食+訓練”組合方案,讓陳女士真切感受到健康管理帶來的好處。
作為溫州首家“好社區”運動健康中心,梧田街道龍霞“好社區”運動健康中心以“測、評、導、練”為服務流程,為轄區居民提供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體醫康養護”運動健康促進與管理服務,將健康送到群眾家門口。
全齡覆蓋體衛融合惠民生
75歲的林曼華家住龍翔社區,每天來“好社區”長者運動之家健身雷打不動。“來這里健身就是一種享受,健身環境好、設備全,不僅有體質檢測,還有醫生看診,讓我們這些老年人特別溫暖。”
梧田街道龍霞“好社區”運動健康中心原本是百姓健身房,主要服務中青年人,隨著群眾健身需求的增加,這里增加了長者運動之家、青少年體適能中心、殘疾人之家,各類專業健身設備、適兒化與適老化體育健身器材、健康理療器械一應俱全,滿足全年齡段運動健身需求。
不僅如此,為推動體衛融合,中心還通過“契約化”共建聯結甌海三醫、社區衛生院等單位,配備全科醫師進駐中心,每周三固定坐診,為居民提供建立“一人一檔”專業指導和檢測評估,并結合體質評檢測報告,創新開具“醫療+運動”雙處方,居民根據運動處方內容分流到對應區域進行鍛煉、恢復。
此外,依托社區聯動,中心定期開展體育活動、運動知識講座和健身課程,以點帶面,推動體育健身服務的普及與提升,增強社區居民的體育意識和健身習慣。醫療專家、運動康復師、教練員三方為群眾健身保駕護航。
長效運營資金監管保安全
“一天一元錢,這對我們來說很友好。”林曼華對中心的收費很滿意。“比起其他健身房,這里更加物美價廉。”居民李翱翔也認為,“好社區”運動健康中心性價比更高。
為高效解決傳統社區公共體育空間建設資金不足、管理缺失導致的開放時間短、器材維護差、服務水平低等問題,中心采用“公益引流+商業反哺”模式,引入優質第三方力量進行社會化運營,推出年卡、季卡、月卡、次卡等多種會員制收費方式(年卡365元,次卡2元/次),切實讓轄區居民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享受個性化的私人訂制健身服務。
據中心負責人介紹,為充分實現運營收入資金的透明性和安全性,由社區、運營方和銀行簽訂三方監管協議,日常運營收入由社區強社公司統一收取,并按3比7的比例與運營商分成,而個性化增值服務收入全部歸運營商所有。同時,要求賬戶余額始終維持在會員未消費總金額的60%以上。運營方支取資金時需經過社區的嚴格審核與蓋章同意,從根本上杜絕了第三方卷款跑路的風險。
科技助力精準服務促推廣
“這里上線了小程序,能為我量身定制鍛煉計劃和任務,健身變得更加科學了,所以我很喜歡來這里。”李翱翔對這里的智能化系統贊嘆不已。
只要掃碼,實時采集鍛煉者的動作軌跡和效果數據,幫助用戶調整運動姿勢,確保科學鍛煉。而這一切并不是因為器材的智能化,而是因為一個小小的芯片。
據介紹,針對健身愛好者對個性化服務和精準數據的需求,中心與企業深度合作,借助“互聯網+健身”系統,通過為普通健身設備加裝芯片,對器材進行了智慧化升級,達到“老樹開新花”的效果。
這些智慧設備可實時采集鍛煉者的動作軌跡和效果數據,并與“標準運動軌跡”進行對比,幫助用戶調整運動姿勢,確保科學鍛煉,避免運動損傷。此外,中心開具的“運動處方”可通過小程序生成鍛煉計劃和任務,并定期提醒用戶。智慧化系統還支持健身器材的線上預約功能,避免熱門設備使用扎堆現象,用戶可實時查看設備使用情況及預約狀態,大幅減少等待時間,優化用戶體驗,提升設備利用率。
溫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梧田街道“好社區”運動健康中心以“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智慧化”服務為鮮明特色,探索形成了運動促進健康的社區公共體育服務新模式。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