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團隊赴基層開展送教送訓及選材。
攀巖國少集訓隊在馬山縣開展訓練。
桂林市體操項目“選星計劃”比賽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體育局供圖
巴黎奧運會上,廣西北海市體育運動學校輸送的曹利國摘得男子古典式摔跤60公斤級比賽銀牌,追平中國男子摔跤奧運會歷史最好成績,也是廣西時隔16年再次贏得的奧運獎牌;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輸送的劉德助在2024年世界田聯鉆石聯賽(廈門站)800米比賽中以1分45秒66的成績,打破了塵封十年的男子800米項目全國紀錄……2024年,廣西競技體育取得16年來最好成績,共在世界大賽奪得17枚金牌,亞洲大賽贏得2枚金牌,全國比賽斬獲92枚金牌。
這背后,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體育局自2022年起實施的“重點項目后備人才小高地”戰(zhàn)略的生動實踐。通過聚焦特色項目、優(yōu)勢項目、拳頭項目,重構培養(yǎng)體系,集中力量打造13個重點優(yōu)勢項目,持續(xù)培育一批有基礎、有成績、有優(yōu)勢的體校(學校)為重點項目后備人才“小高地”,為廣西競技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以“小高地”破解體校困局
廣西實施《競技體育重點項目后備人才小高地工作方案》,堅持以輸送人才和運動成績?yōu)閷颍晟婆囵B(yǎng)體系,健全培養(yǎng)機制,打造“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良好環(huán)境。將體操、舉重、摔跤、田徑等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作為突破口,加大資金投入,從2022年開始,1560萬元專項資金精準注入,強化考核評估,實行“能進能出”管理機制,對達不到要求和標準的停止資金補助,促進基層訓練體系升級。
過去訓練憑經驗,現在靠數據說話,各“小高地”標配有體能康復室、訓練監(jiān)控等系統(tǒng)。在柳州市體校,引進體操專項智能運動視頻及數據反饋系統(tǒng),對運動員技術動作進行分析,引進高水平科醫(yī)人員建立體能康復室,加強對運動隊和運動員的科研醫(yī)務保障。在桂林體校,新添的數字化體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時顯示運動員狀態(tài)。
各人才“小高地”教練員參加全國體校教練員培訓班、全區(qū)基層體校教練班等達160人次,實現教練員培訓全覆蓋。每年各人才“小高地”教練員帶隊到廣西體校、廣西優(yōu)秀運動隊跟隊學習訓練,參與全國大賽的備戰(zhàn)觀摩等,進一步提升了“小高地”教練員執(zhí)教能力和業(yè)訓水平。
“硬件更新+教練隊伍建設+科學訓練”的全新塑造,全區(qū)基層體校煥發(fā)新生,兩年內向廣西運動隊輸送運動員247名,較此前同比增長兩倍。
從攀巖課到萬人選材庫
南寧馬山縣共建成人工巖壁3003.7平方米,實現所有的11個鄉(xiāng)鎮(zhèn)攀巖學校建設全覆蓋。23所中小學每周的攀巖課已成必修,1.8萬名學生中涌現出138名重點培養(yǎng)苗子。“體教融合不是口號,我們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觸碰體育夢想。”馬山縣教育局負責人指著校園巖壁介紹道。
從校園到競技場的培養(yǎng)路徑,正是廣西擴大選材面的縮影。通過建立98個基層選材點,構建體校—學校—俱樂部聯建、共建機制,廣西徹底打破傳統(tǒng)選材壁壘。先后聘請國際定線員謝衛(wèi)成、國家級裁判員李云俠組建教練團隊執(zhí)教,引進專業(yè)教練16人。輸送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獲得第一名6個。其中,獲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攀巖比賽第一名3個,獲全國錦標賽、攀巖聯賽第一名3個。參加全區(qū)青少年比賽獲得第一名24個。
目前,5個項目人才“小高地”在訓人數3218人,比2022年增加997人,較方案實施前增長超40%。其中,體操項目在訓人數達561人、舉重630人、摔跤707人,整個廣西幾乎布滿“選材池”。
8158人次參賽背后的選拔機制
賽事體系是項目發(fā)展的重要杠桿。廣西圍繞重點項目,通過構建“錦標賽+冠軍賽+等級賽+聯賽”,進一步完善賽事供給,形成青少年人才選拔良性機制,廣西競技體育的“毛細血管”被徹底激活。
2022年以來,每年舉辦重點項目年度錦標賽,舉重、摔跤、田徑項目增加年度冠軍賽,體操項目增加幼兒基本體操錦標賽及體操等級比賽,田徑、攀巖項目每年還舉辦多站U系列青少年聯賽。各項目參賽人數逐年增加,2024年5大項目參賽人數達8158人次,較上年激增49%,真正實現“以賽促練、以賽選才”。
賽事門檻的降低帶來不小變化,如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展體教融合共建訓練網點,覆蓋幼兒數量400人,并從中挑選50人長期開展訓練,曾在全區(qū)比賽中取得團體操兩個一等獎,業(yè)余選手首登體操等級賽領獎臺。“我們要讓每個有天賦的孩子都能找到舞臺。”廣西自治區(qū)體育局青少處負責人表示,開放型賽事體系已催生不少“草根冠軍”。
在文化浸潤中培育土壤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廣西積極開展體操項目進校園、進俱樂部、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單位、進商圈等“六進”活動,打造體育文化生態(tài),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72萬多人。“亞洲女飛人”韋永麗,摔跤奧運會亞軍曹利國,舉重世界冠軍韋胤廷、蔣惠花等優(yōu)秀運動員進校園、進社區(qū),分享成長經歷,講述項目基礎知識,激勵青少年奮發(fā)向上、頑強拼搏。
廣西競技體育“靈、小、短、水、新”等項目訓練的理念深入人心。柳州體操俱樂部報名人數同比有所增長,南寧體校新生中一半以上都表示受到冠軍故事激勵。體育從少數人的專業(yè)變成多數人的夢想,這種轉變將重構廣西競技體育的人口基座。
廣西的探索在體教融合中夯實塔基,在科學訓練中提升質量,在賽事供給中激活生態(tài),在文化浸潤中培育土壤。隨著“小高地”的持續(xù)推進,廣西競技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或為中國體育改革提供寶貴的地方樣本。
鏈接
“小高地”數據
體操項目
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
柳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桂林市體操學校
梧州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
共建選材點40個,注冊人數561人,向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和廣西專業(yè)運動隊輸送優(yōu)秀運動員88人。
舉重項目
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南寧吳數德舉重學校)
桂林市體育運動學校
賀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共建選材點8個,注冊人數630人,向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和廣西專業(yè)運動隊輸送優(yōu)秀運動員48人。
摔跤項目
北海市體育運動學校
賀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共建選材點10個,注冊人數707人,向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和廣西專業(yè)運動隊輸送優(yōu)秀運動員59人。
田徑項目
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
桂林市體育運動學校
百色市體育運動發(fā)展中心
共建選材點40個,注冊人數1182人,向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和廣西專業(yè)運動隊輸送優(yōu)秀運動員52人。
攀巖項目
馬山縣古零鎮(zhèn)初級中學
注冊人數132人。馬山縣攀巖項目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體育局、南寧市體育局、馬山縣人民政府共建項目,成立了國少隊。專業(yè)在訓青少年(尖刀班)111人。
2022年以來,體操項目獲世界三大賽金牌2枚,亞洲大賽金牌8枚,全國大賽金牌7枚;舉重項目獲世界三大賽金牌13枚,亞洲大賽金牌9枚,全國大賽金牌59枚;摔跤項目獲奧運會銀牌,全國大賽金牌42枚;田徑項目獲亞洲大賽金牌3枚,全國大賽金牌13枚;攀巖項目獲全國青少年比賽金牌3枚。(張 昕)
審核:張素琦